发布时间:2023-12-11
12月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联合主办的“2023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探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权利人的权益保障、实践难点、制度完善等问题,为推进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挂职)万勇,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授郭禾,腾讯集团副总裁李佳以及来自全国司法机关、学术界、产业界的10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
郑水泉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知识产权犯罪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变化,给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质量和效率,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高校与公检法等实务机关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知识产权教学科研与司法实务工作共上新台阶。
万勇在致辞中对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检察机关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联系协作,也需要加强与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交流,加强与创新主体和权利人的沟通。
论坛主题研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题为“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权利人的权益保障”,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主任白连永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刑法研究所所长田宏杰着重分析了知识产权综合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提出了解决知识产权综合检察制度困境的具体对策;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刘涛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经验,讲述了紧扣高质效办案,依法加强权利人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史乃兴基于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审判经验,分享了权利人利益保护的影响因素和加强保护的建议;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应亦然剖析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权利人合法权益保障的实践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优化路径;腾讯集团法务专家王斌从产业实践的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处理中的价值“跷跷板”现象,呼吁找到刑事打击与维权保障的理想平衡点。
第二部分主题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的实践难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室主任管育鹰教授主持。国家法官学院刑事审判教研部主任郑未媚教授梳理了“三合一”的审判机制、体系及现状,针对知识产权刑事审判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何勋探讨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困境、原因和出路,指出三审合一统一司法裁判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白云山以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专业性证据为切入点,分享了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审查难点的思考;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三监察部检察官张奇圣介绍了知识产权案件“双报制”的探索和实践,为行刑衔接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径。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汇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领域的司法专家、高校学者、产业代表,为高校与司法实务界、产业界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平台,为推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贡献了智慧与力量。